
远程APP控制车辆,语音车内驾驶控制,自动泊车解决新手司机停车难题……或许车主们对车联网这个名词并不熟悉,但因车联网带来的智慧驾驶功能,大家一定不会陌生。
2024年,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巩固和扩大产业发展优势的关键一年,中国车联网产业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、产业加速布局的重要阶段。如何让车变得更“聪明”?3月15日,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4)上,曾先后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主任、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等职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,围绕“5G与AI推动网联智驾”给出了答案。
1ONE
5G与5.5G技术革新 如何推动智能驾驶发展?2023年年底,中国5G基站已经有300多万台,占移动通信基站大概是1/3,占全球5G的60%。
“5G现在在地级市、县城城区都全覆盖了,5G用户占移动用户已经过半,中国5G用户占全球5G用户也是一半,而且现在从5G要到5.5G。”据邬贺铨介绍,今年,是5.5G的商用年,5.5G是在原有的大连接、高可靠、低时延、增强移动宽带的基础上会增加很多新的能力,与5G相比,5.5G无论下行峰值、上行峰值、连接密度、定位精度、比特能效都有提升。
“原来我们基本上是下行带宽比较宽、上行带宽没那么宽,现在通过多个载波聚合,以及灵活地分配上下行等等技术,使得上行速率可以到7BT,这样的带宽有利于路测,可以把高清视频往上传。”邬贺铨表示,现在,通过5G提供沉浸式交互实景导航和车载娱乐体验,大大控制延时,有利于智能驾驶的应用。“当然还有轻量化,通过中速低时延,显著降低了传感器的成本。”
2TWO
邬贺铨指出,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技术趋势是人工智能。“人工智能已经有60多年历史,2022年底的ChatGPT和2024年初的SORA让人印象深刻,还会走到第三代通用人工智能,单模型可以支持多任务、输入可以多模态,可以精准地进行计算。”
不论ChatGPT还是SORA,都是基础大模型,即语言视频大模型,落到应用还有行业大模型,比如智能交通还需要有智能交通大模型,而且会影响到周边的载体、环境。邬贺铨认为影响在五个方面,一是智能上云;二是智能下沉;三是智能多态,有各种各样的模式;四是具身智能,感知交互和环境的交互;五是智能附体,传统的人工智能AI Agent,是语言大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能力。“大模型只是提供了大脑,具有推理能力和规划能力,简单这样是不够的,需要有AI Agent增加了记忆能力,同时有感知能力,可以通过AI Agent把大脑的控制形成行动的规划,可以去操控各种各样的工具,通过这些来进行智能的执行,就是说AI Agent解决了大模型的弱项,可以提供智能的落地,并且可以真正得到很好的应用,汽车将来也成为AI Agent,当然会嵌入很多智能。”现在5G、AI的发展,实现车路网云的协同,有车端、路端、网端、云端各种能力的支持,当然车联网实际也由本身的单车智能所支撑,单车智能有智能座舱,单车智能和车联网结合可以支撑智能驾驶,网联通信是其中沟通车路城很重要的基础设施。利用人工智能,还可以解决道路数据采集的难题。“有人说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要有百亿公里的路测数据,就是相当于100辆汽车每天不停地跑要测试100年,这根本是做不到的。现在怎么办?利用人工智能,我们在已有的测试,白天测试的场景可以通过迁移学习变成晚上的场景,甚至可以仿真日常司机的不规范行为,包括一些危险的场景,通过这样可以获得解决真正的路测不可能覆盖‘长尾场景’问题。”邬贺铨举例解释道,特斯拉也只做了20亿公里,离100亿公里的测试只有1/5。“现在特斯拉认为不再做真实路段的测试了,通过人工智能的办法来完善路测的数据,基于这种大模型的路测每天就可以完成上百万公里。”通过SORA,可以让汽车找出各种各样的场景。“比如旧轿车、造出一个水下开车的场景、改变了路边的状况,比较简单,在SORA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迁移学习就可以派生出更多的视频,可以丰富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训练。”邬贺铨说。
3THREE
主办单位:山西省汽车行业协会
版权所有:山西省汽车行业协会 备案号:晋ICP备2021005569号
地址:太原市并州北路39号 邮政编码:030001
联系电话:0351-4183204 传真号码:0351-41832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