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推广技术

国六b阶段卡车技术路线如何走

来源:中国汽车报 时间:2023/08/01浏览量:

7月1日,国六b排放标准全面实施,对车企的产品储备、研发实力以及售后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那么,国六b相较于国六a排放标准,车辆的减排技术究竟有多大提升?购车成本增加了多少?售后服务又将迎来哪些挑战?

01

技术大幅升级 使用成本增加上万元

国六b排放标准的实施,无疑给商用车行业带来巨大挑战。重型货车想要达到国六b排放要求,需要在发动机、尾气后处理、电控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技术升级。同时,商用车在RDE测试中也面临着更高的难度和极大的不确定性。

“由于国六b排放标准比国六a更为严格,对重卡发动机低负载时的运行稳定性、排气温度、催化效果要求也更高,因此商用车制造商必须进行更为深入的技术创新和改造,采用更高效的动力总成、催化转化器、燃油系统等新技术,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。”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介绍说,在发动机方面,主要优化措施包括改善燃油喷射、优化正时系统和增加压缩比等。同时,采用缸内直喷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,减少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。在催化转化器方面,需要改变催化剂的组成以及优化催化剂的载体等,以提高催化转化器的处理效果。在燃油系统方面,需着重优化燃油喷射、改善燃油雾化效果和调整燃油压力,以提高燃油的利用率。总而言之,国六b排放标准的实施,对于商用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,商用车制造商需加强技术研发,采用多种技术路线,以提高整车的环保性能。

据记者了解,国六b阶段重型货车的技术路线与国六a时期大致相同,主要分为EGR和非EGR两种技术路径。其中,EGR技术路线是以中高EGR+DOC+POC+DPF+SCR为代表,而非EGR技术路线主要以DOC+DPF+Hi-SCR+(ASR)为主。

那么,目前市场上的EGR与非EGR技术路线,究竟有哪些差异?

据姚春德介绍,EGR技术路线指的是将柴油燃烧后的废气重新进入发动机参与燃烧,以达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,再通过后处理系统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,最终达到国六b排放要求。采用EGR技术路线的发动机,由于气缸的燃烧温度以及氧含量都有所降低,因此从源头就降低了氮氧化物的产生,减轻了SCR系统的压力,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车用尿素的使用量。但EGR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会降低气缸内的燃烧温度以及压力,减弱发动机动力。同时,从用户和整车厂的角度来看,EGR增加了标定成本和控制系统等软硬件成本。另外,EGR系统由于加装了EGR阀、EGR冷却器等硬件装置,可靠性会受到一定影响。相比之下,无EGR技术路线由于减少了EGR相关组件,整体可靠性更高,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上也更有优势。

“不过,非EGR技术路线开发难度相对更大,对标定精度和软硬件的技术要求也更高。”某重卡企业负责人补充说,非EGR技术路线最难攻克的环节是软件控制策略,对企业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要求更高,更容易拉开柴油发动机制造商的技术差距。

在国六b阶段,除技术路线的探讨外,购车和使用成本方面也备受关注。

由于国六b车型加装了DOC、DPF、ASC以及远程监控系统,还使用了很多贵金属催化剂、电控元件和传感器,使得购车成本直线上涨。“目前来看,国六b轻卡与国五和国六a车型之间的价差在1万~2万元之间,中重卡的价差则在3万~5万元之间。”山东重卡经销商刘志文告诉记者,除购车成本有所增加外,国六b车型的维保成本也相对较高,比国五车型每年要多支出1万元。另外,如果DPF主动再生无法解决堵塞问题,就需要到服务站进行清洗,不同车型的后处理修复、清洗价格也存在差异,某服务站报价在600~2000元之间,而这一部分也是比国五车型多支出的成本。

02

售后服务能力有待加强

每一次排放标准升级,都会给车企、经销商和运输从业者带来一定影响。那么,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后,售后服务方面又会迎来哪些挑战?

“在国六b阶段,不仅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让发动机内的燃料燃烧更加充分,还要在后处理系统上进行诸多优化和改进。再加上更多电气化元件的装配,给售后服务团队带来了新的挑战。”广州某品牌重卡服务站站长石东来告诉记者,维修和保养国六b卡车,服务站人员除了要懂得技术原理,还需学会应用数字化工具。在这方面,各品牌的售后服务团队都有一定欠缺,需要加强学习、提升技能。

“的确,在国六排放标准实施之初,全国具备国六服务能力的服务站少之又少,导致国六车辆出现故障后,服务救援完成率不高,客户体验较差。如今,到了国六b阶段,车辆更加‘娇贵’,整车企业需要加大售后维修人员的培训力度,以及新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教学,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。”北京重卡经销商秦鹤文说道。

在走访卡车市场时,北京张弛重卡售后服务站技术负责人也表示,维修国六b车型对于服务站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更高。“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后,整车企业对车辆、发动机和后处理系统进行了全方位升级,进而在维修和保养车辆时难度会更大,对于服务站来说,必须要提升服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及维修技能,才能应对排放标准升级带来的考验。”他说。

“除了提升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外,帮助用户快速熟悉以及更好地使用国六车辆更是重中之重。”陕汽经销商刘玉刚表示,虽然多数经销商和服务站针对国六b车型做了详细讲解,但仍有很多卡友未能熟练掌握驾驶技能。对于服务站而言,应为用户做好用车以及解决车辆常见故障和问题的培训,引导用户规范操作和安全行车,避免操作不当产生故障问题。

“在国六b阶段,由于后处理系统内部集成更为复杂,且为闭环控制,所以用户不仅要远离劣质燃油、润滑油和车用尿素,还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,深入学习国六车型驾驶技能,熟练掌握DPF再生等操作。只有这样,国六b车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。”刘玉刚说道。

03

排放升级需实现 经济性的优化平衡

不可否认,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了极大助力,也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。现如今,国六b排放标准已正式落地实施,国七也已提上了日程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现有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再做提升,将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。其中,成本控制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。

“从车辆的制造端来看,排放标准升级势必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,其中包括额外的硬件设施、技术开发以及技术推广等。而这一部分成本会通过各种形式,转嫁至终端客户的购买成本之中。对于运输从业者而言,未来所面临的压力将会持续增加。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说道。

“当下,寻找排放升级与市场需求的平衡点至关重要。”中国重汽销售部负责人表示,排放升级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应是相辅相成的,排放标准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,以市场需求为基准,才能真正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。

对此,姚春德也持有相同观点。在他看来,排放标准升级与市场需求都不应被忽视。“近年来,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,但由此也产生了排放标准衔接方面和技术储备方面的一些问题,进而影响了运输行业的秩序,同时也扰乱了市场平衡。如今,倘若排放升级依旧‘我行我素’,会给企业、市场和用户带来较大压力。从环保角度来说,排放升级是大势所趋,但仍需从市场和用户角度出发,实现经济性的优化平衡,为企业和用户创造更大价值。”他说。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