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央视财经《对话》)时至今日,能源和人类的发展休戚与共,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提出,人们通常会觉得“双碳”的减碳是跟煤炭有直接关系的,但真的是这样吗?未来中国的能源煤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新能源如何才能担当大任
本期《对话》请到能源界权威人士做客节目现场:
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
朱彤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
杜祥琬:不能让煤炭背锅,数据显示,去年一年电力增加了10.3%,不缺电,中国的煤也在增加,不缺煤,但还是拉闸限电。两个原因:第一,有些地方对能源的需求、对电力的需求比这个还高,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。第二,煤和电是一家,但有一段时间,煤走市场了,价格上去了;而电走计划,管住了,结果发电厂越发电越亏损,所以有一些发电的煤电厂就不敢多发。实际上是管理问题、体制机制问题。
(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)
朱彤:减碳是如何处理减碳和高耗能工业竞争力的关系问题,目标应该是想让它从高碳的高耗能工业转向低碳的高耗能工业,而不是说把它的规模逐渐缩小。
(朱彤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)
“双碳”到底该如何进行呢?
要重新认识中国能源资源禀赋
杜祥琬: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,除了化石能源资源禀赋之外,中国还有丰富的非化石能源资源禀赋,比如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,所以应该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。
杜祥琬在节目现场提到,中国的化石能源是以煤炭为主,国际上是油气为主。现有技术条件下,煤电仍是主力能源。因而,实现“双碳”不是简单地退煤,而要实现“多能互补”,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,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绿色电力系统。
要绿色低碳转型,缺少资源没有办法转型,所以资源是转型的前提。在用电总需求仍较快增长的情况下,减少煤电,就要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。比如太阳能、风能资源,中国已经开发的,占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不到十分之一。也就是说可再生能源资源还可以有很大的潜力去开发、增加。
主办单位:山西省汽车行业协会
版权所有:山西省汽车行业协会 备案号:晋ICP备2021005569号
地址:太原市并州北路39号 邮政编码:030001
联系电话:0351-4183204 传真号码:0351-4183204